“先行区”建设迎来文化产业“先行军”-三牛注册

“先行区”建设迎来文化产业“先行军”-三牛注册

来源:中国商业周刊网2022-04-22 13:47

到202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6%。相比2021年的5%,一个百分点的跨越,将是质量并进、格局重铸的巨大跃迁;

确立“两中心三高地”战略愿景,打造文化科技融合中心和文化创意设计中心,建设有竞争力的内容生产高地、文化装备制造高地、文旅融合发展高地,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产业之林中闪耀更加夺目的“江苏名片”;

擘画“三轴一圈”空间蓝图,与国家战略和重大部署同频共荣,深化区域联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让厚重历史文脉焕发时代活力,让地理人文版图展开全新画卷……

随着全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召开,我省文化产业发展迎来全新机遇期。会上,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四年行动计划、扬子江创意城市群建设实施方案、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实施方案、推进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江苏行动方案、沿海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等“1 4”政策文件集合亮相。

三轴一圈:是科学布局,更是视野格局

放眼世界,剑指未来,全省文化产业“三轴一圈”的空间蓝图清晰铺开。

“三轴”,即建设扬子江创意城市群,重点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和创意经济跨越发展;打造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贯彻“江苏都是沿海,沿海更要向海”理念,推动沿海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发展。“一圈”,即推进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以江苏行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这一空间布局体现出与重大战略同频共振的主动意识与鲜明特色,是高标准、高起点、一体化的科学布局,更是瞩目全球、开放协作的宏大格局。

扬子江创意城市群是江苏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的创举,提出了构筑扬子江创意城市群空间发展格局、打造现代数字文化产业典范区、打造未来创意经济应用先锋地、打造世界级创意城市群开放共同体四项重点任务;面海而歌,沿海三市文化产业发展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彰显,把大运河江苏段打造成体现世界风范、彰显中国气派、具有江苏特色的文旅“美丽中轴”。沿线建成1—2个彰显大运河文化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2 个左右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政策文件中,“世界”“国际”等词汇的频繁出现,彰显出在全球坐标系锚定“江苏定位”、树立“江苏标识”的决心与恒心。“三轴一圈”布局,是笃力让江苏文化产业成为全国的引领示范,更让江苏文化成为饱览华夏魅力、传递中国精神的重要窗口。

长三角是江南文化核心区,推动区域内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政策文件强调要做出“江苏贡献”:到2025年,江苏文化产业增加值对长三角区域贡献率超过40%。用好区域协作的畅通之源,更深拓展一体化深层空间,才能丰盈高质量发展动力之源,更好彰显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引领带动:是核心思想,也是具体思路

繁荣文化需要“百花齐放”,发展文化产业亦需各条战线、各个区域融会贯通,生发“百川汇海”的力量。

不囿于一域,跳出文化看文化,我省全力发挥文化及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让文化的血脉、产业的骨骼,融入经济社会肌体,塑型,塑魂,塑未来。

推进会上,科技、工信、商务、金融等职能部门,13个设区市,省属国有及民营文化企业代表悉数到场,其本身就释放出一种信息:文化与各个领域都息息相关,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更需要各部门各区域协同共促。

引领带动,更能催化精彩。文化与各个产业产生化学反应,能够孕育新兴业态、产生新颖能量。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重点支持数字文化产业创新、文化产业双创服务平台、众创空间等新业态发展,催生了“文化+金融”“文化+科技”“文化+农业”“文化+制造”等一批跨界融合项目,如常州恐龙园基因研究中心、无锡拈花湾禅文化体验项目《禅行3.0》。

引领带动,亦能聚力突破。相对于“单兵突进”,引领带动的“集成效果”有利于发展朝着纵深推进,形成合力破难题、解新题。“十三五”以来,省科技厅在文化相关领域,组织实施了“文化传媒生态圈大数据平台技术研发”等重点研发计划259项,以3.3亿元经费带动社会投入达17.1亿元,突破了3d动漫引擎、媒体融合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南京以服务企业发展为中心,打造文化与科技、创意、金融等融合服务特色品牌,建成全国首个文化金融服务中心,以企业信用为依托,推出“文创贷”“创意贷”等文化金融产品,首创股权质押贷款产品。

引领带动,更为惠民利民。在城市,让文化标志性符号融入城市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公共空间、公共设施、公共艺术等建设,南京市、苏州市成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常州、无锡、连云港、淮安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南京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等6个项目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城区即景区、旅游即生活”成为生活常态。在乡村,开发乡村传统节庆、民间艺术、民俗表演、传统美食等项目,加快智慧广电乡镇建设,利用现代传播渠道能够带动乡村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推介与销售,可以推动农民致富、振兴乡村经济。

壮企立项:是行动抓手,更是发展先手

推进会上,公布的两个数字引发关注:一个是“江苏民营文化企业30强”名单,一个是192个省“十四五”文化及相关产业重大项目。

企业是产业的基本单元,企业强则产业兴。政策文件将壮大市场主体作为重要工程,提出要持续发布“民营文化企业30强”,引导民营文化企业健康发展。构建领军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和创新矩阵。到2025年,培育20家百亿级、200家十亿级文化企业,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突破1万家,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和提名数量全国领先。

为助力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生态盎然”,政策文件提出优化服务机构、文化金融合作、载体平台提升、培育高端人才等一系列措施,致力疏通企业成长过程中容易遭遇的融资不畅、人才短缺、所需公共服务不足等痛点难点。

记者注意到,此次公布的“30强”企业中,包含数字科技、影视文化、农村产业互联网等多个方面,多数以创新姿态走在全国前列。其中,江苏原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北京冬奥会上参与制作的手语播报数字人“聆语”和“华智冰”完美亮相。汇通达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数字化改造赋能乡镇小店,激活农村消费,已形成覆盖21个省份逾2万个乡镇的零售生态系统。

企业要“壮”,项目也要强。推进会发布“十四五”重大项目清单中,重要创新载体74个、重点产业项目65个、文化基础设施15个、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及文旅融合38个、项目总投资3741亿元。

细观项目“舰群”,有相当一批聚焦行业前沿、创新发展模式、突破关键技术、引领行业发展,是占领竞争制高点的“先手棋”;有的围绕大运河文化带、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等重大主题,是文化惠民、传承创新的“新标杆”;有的聚力提升园区能级、打造展会品牌,是产业集聚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的“强支撑”……

壮企立项,让高质量发展有了抓手和先手,竞争力提升计划由此变得具体可观、铿锵有力。有清晰的“江苏定位”,辅以“苏式工笔”精雕细琢、锐意创新,规划蓝图一定能落地生根、化为现实。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全面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面朝广阔蓝海,江苏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会“潮平”,有规划引领的风帆,有产业融合的船桨,有上下同欲、齐心共举的压舱石,一定会到达目标彼岸!文化产业周刊记者 张东海

关键词:

责任编辑:宋元明清

三牛注册的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三牛注册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