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消费措施接续发力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拉开帷幕-三牛注册

促消费措施接续发力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拉开帷幕-三牛注册

来源:中国网2022-12-23 17:48

新能源汽车下乡启动后,6月6日召开了2022年绿色下乡启动会,标志着2022年绿色下乡全面启动根据启动信息,浙江省已被批准为绿色建设农村活动的第一个试点地区,天津,山东,四川等地也在积极申请此外,已有400多家获得绿色建材认证的企业申请参加绿色建筑下乡活动

促消费措施接续发力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拉开帷幕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会长秦占学表示,2022年绿色建设农村行动是自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农村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为促进建材及相关产品进口进入千家万户而开展的为期12年的行动12年后,从建设农村到绿色建设农村,这个行业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趋势从更深的意义上说,今年正式发布的绿色建筑下乡有其独特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扩大绿色建材的消费

今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在2022年开展绿色建筑下乡活动的通知》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邢弢表示,今年稳增长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六部门联合组织绿色建设下乡等活动,推进绿色建材政府采购试点城市建设,意图拉动消费

秦占学表示,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村镇已经成为我国建材消费的主要市场之一据统计,2020年全国农村建筑施工7亿平方米,约占全国建筑的1/4,建材市场规模6000亿元,这还不包括未纳入统计的农村自建房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消费,有利于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持续复苏和转型升级目前,城乡居民对提高建材产品的功能和质量有着强烈的需求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单位建筑装饰材料零售额将达到1967亿元,同比增长20.4%绿色低碳建材消费有望成为推动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增长点

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何斌认为,推广使用绿色低碳建材是推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助力经济企稳回升的重要举措后续农业农村部将围绕绿色低碳发展,鼓励地方政府制定和完善绿色下乡相关配套政策,明确支持措施,加强后续管理,充分发挥绿色下乡活动的作用,提高农村建设的实际效果

提高供给水平

在供给侧,邢弢表示,将支持企业加快发展新型绿色建材产品,鼓励区域差异化创新发展,建设一批绿色建材生产集群截至目前,已有8个绿色建材产业园被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绿色建材供给能力大幅提升2021年,全国绿色建材产值超过650亿元

此外,中国正在完善绿色建材的标准体系和认证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京江介绍,自去年5月1日全面实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制度以来,已有50多家机构获批绿色建材产品认证,颁发了近1500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证书在信受理和申请方面,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已纳入财政部牵头的政府采购试点工作,支持绿色建材提升建筑质量目前,已在全国6个试点城市推进200多个政府采购项目优先采购获得认证的绿色建材,采购金额达400亿元

刘京江还在启动会上发布了认证绿色建材产品名单和企业名录共有建材绿色产品,绿色建材产品等2133个产品进入第一批名单

市场空间近万亿。

建筑业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和最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行业之一其能耗占全球最终能耗的30%以上,全球约40%—50%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建筑业因此,在双碳形势下,绿色建材成为建筑行业的新流

刘京江说,根据测算,如果全面推广绿色建材,在现有建材生产和应用规模下,可推动相关企业在产品生产中减少碳排放4800多万吨,在使用中减少近1300万吨,将有效促进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实现。

三棵树董事长洪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农村市场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纵深目前,中国农村住房建筑面积为375亿平方米按照20年的重新粉刷周期,每年有近20亿平方米的农村房屋面临改造粗略估算,每年农房改造的建材市场近千亿元考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太阳能改造等,农村建材市场每年可能有近万亿元的市场空间

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预测,2025年中国绿色建筑市场规模有望超过9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其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持续提升,对应2025年预计市场规模约1.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3%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北京,天津,上海,黑龙江,山东,山西,浙江,广东等地都出台了支持绿色建筑,绿色建材的方案或办法,补贴力度空前很多地区单个项目最高补贴超过百万元

如《重庆市绿色建筑项目补贴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对获得金,白金绿色建筑标志的项目,按项目建筑面积分别给予25元/平方米,40元/平方米的补贴资金,不超过400万元,根据《山东省节能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给予一星级15元/m2,二星级30元/m2,三星级50元/m2补贴,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关键词:

责任编辑:笑笑

三牛注册的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三牛注册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